2013/12/12

看見卻無法介入的世界—《複眼人》













作者:吳明益
出版:夏日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1年01月28日

以下在我的認知中是無劇透。



  老實說,剛開始讀第一章時我皺過眉,覺得這是一本太不台灣的小說,因為他的筆法、因為主角們的名字。後來卻越讀又越覺得這是本非常台灣的小說,不只是它發生在我們熟悉的舞台、用著我們熟悉的語言,更因為字裡行間透露出來對這片土地的了解和情感。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很奇妙的書,我看過的書不多,但我想在台灣大概真的很少能看到這種風格的作品,甚至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定義它的種類,社會?科幻?奇幻?還是魔幻寫實?

  故事發生在近未來的台灣東部,一個海上的災難奇觀靠近我們之時。當太平洋的垃圾渦流撞上東岸時,幾位來自各地的人物在這裡交會,從每個不同的人生經歷中去看去想這個大自然。

  故事主軸是環境的問題,同時也談了記憶和生命。談失落的都市人離開都市,談失落的原住民離開山林,最後他們都來到這個靠海的地方。

  上個月剛好看了一樣是談台灣環境問題的電影《看見臺灣》,兩邊都提到了『看見』這件事,相互對照之下更覺得有些有趣之處。書裡作者創造出了一個複眼人,他每個眼睛都映照出千萬種不同的景象,但是卻是一個只能旁觀所有事發生的存在。在他描繪的那個台灣(或者的確是現在的台灣)也許每個人都是複眼人,在日常我們看見了卻從來視而不見的事物,最終會成為我們看見了卻無力改變的事物。


  『各國都在踢皮球,不過垃圾很公平的,現在洋流已經把垃圾渦流打碎,大家都會收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。


  因為看見台灣的影響現在台灣湧現一波對於環境問題的熱潮,我覺得這比電影最後的結尾還要感人,或者也許是因為這電影本來就沒有結尾,因為台灣還在被看見、被改變,電影在現實中會持續下去。雖然我對於人類的記性悲觀所以用了「熱潮」這樣的字眼,但真心希望它可以延續,那麼我們誰也不用在十年二十年後當那個無奈的旁觀者。


  雨一直下著,像千萬隻眼睛流出來的針尖般的眼淚。
  

  作者的句子總是像詩一樣,輕淡又有點憨意得讓人想笑,但同時又像把刀讓人的心皮開肉綻。尤其是寫原住民的句子很厲害!非常像!以前有段時間常常跑部落,因為母語的結構關係吧,他們平常的說話就是那樣總會蹦出一些我們難以想像的語句,一模一樣!

  『人活著有時候是一種交換,用我有的換你有的,用未來的換現在沒有的東西。有時候換來換去,又換回自己原來換出去的。……這屋子,總有一天要還回去,還給海是最恰當的。

  『這裡的山好像隨時要跌倒了。

  『辭海打起來很痛很痛,我那時候想可能是中文字都很難懂,所以打起來很痛。





  看著看著突然很期待有好的團隊能把這個故事搬上大螢幕,台灣的導演總是很擅長處理細膩的感情,也很適合拍有點超現實的故事,但大家總是喜歡拍小品我覺得很可惜。(雖然小品也是很優秀,但有時難免不夠力)這個作品的格局很大,他在說一個台灣的故事,但又不只是一個台灣的故事,在這裡面的世界因為有海而是一個沒有邊界的連續,所有人都是被連在一起的,對外國人而言應該也很容易理解。海、山、抹香鯨、垃圾渦流這些畫面在視覺上也會很有震撼力吧,感覺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(是否該寄一本給李安 (笑))

  我想可能也是這些原因,它非常順利地賣出了英文版權。總之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,也不艱澀很好讀,推薦。


沒有留言: